歡迎訪問-巢湖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的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為我們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制造強國、制造強省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全會精神上來,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動全會精神在全省經信系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謀篇布局。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努力“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笆濉币詠?,安徽大力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出臺“制造強省”方案,實施十大高成長產業、“7+5”重點產業發展行動,推動出臺制造強省、機器人、集成電路等“政策10條”,省財政每年投入上百億元資金支持企業產業發展。下一步我們將在打好“十三五”收官戰的基礎上,把準“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戰略定位,認真謀劃實施工業和信息化“十四五”“1+N”規劃體系,圍繞“1610總體思路”,聚焦“建成制造強省”目標,堅持“制造為基、企業為本、創新驅動、數字賦能、品質引領、融合共進”六項原則,統籌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力爭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30%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中部領先、長三角領先,持續鞏固提升制造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地位,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聚焦“科技自立自強”驅動創新升級。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安徽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實施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有優勢,要用好這一優勢,下好創新‘先手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的諄諄教導,堅持“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企業家是創新的主帥、科學家是創新的主力、政府是創新生態的主責”定位,實施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創建省制造業創新中心28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114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392家,安徽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八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面向“十四五”,安徽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托“四個一”創新主平臺,深化產學研合作,按照“一行業一中心”方式,加快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大力實施科技攻尖行動,聚焦“卡鏈處”“斷鏈點”,完善“揭榜掛帥”機制,用好“三首一?!奔钫?,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著力在強基強鏈上取得新突破。
聚焦“打造現代產業體系”補短板鍛長板。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著力構建“更高質量、更具特色、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現代產業體系。以“銅墻鐵壁”為重點,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大力實施優勢產業“立柱”工程,推動產業基礎再造,持續開展大規模技術改造專項行動,加快打造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四位一體”的綠色制造體系。以“芯屏器合”為標識,推動新興產業“新枝發新芽”。按照“園區、企業、產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的路徑,實施智能語音、新型顯示、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在全省努力培育形成1個萬億級產業、10個左右千億以上產業,打造更多新增長點增長極。以“大智移云”為牽引,推動數字產業“新苗扎深根”。加大5G基站、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建設,推動物聯網、下一代互聯網、區塊鏈等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工程,“點線面”布局智能制造,全面推進“皖企登云”。
聚焦“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供給質量效率。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我們要深刻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舉和權宜之計;深刻理解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際國內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準確把握新發展格局是以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國內大循環,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環。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一方面,堅持需求牽引供給,抓住世界制造業大會永久會址落戶安徽這一機遇,打造世界制造業大會品牌形象,努力把大會辦成全球制造業領域“高規格、大規模、國際化、有影響力”的重大平臺。組織省內制造業企業參加進博會、中博會、工博會,舉辦工業機器人、裝備制造等產銷對接會,不斷拓展產品市場。另一方面,堅持供給創造需求,大力實施“皖美制造”品質提升工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普及推廣卓越績效、精益生產等先進質量管理模式,打造創新牽引供給、供給引領需求新格局。
聚焦“區域融合共進”積聚發展動能。信息化時代融合發展、協同發展是大勢所趨、必由之路。我們要加快地區協同發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三地一區”的目標定位,緊扣“一體化”“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加快長三角地區產業發展協作互補,共建共享安全可控產業鏈供應鏈,加快區域內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發展工業設計、現代供應鏈管理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企業融通發展,大力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企業家關鍵作用,遵循“雙創→成長型小微企業→規上企業→專精特新→冠軍企業→領航企業”路徑,持續推動“個轉企、小升規”,扎實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行動,力爭到2025年,打造在全球市場具有核心競爭力、規模超百億元的領航企業40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00戶、冠軍企業400戶,規上工業企業達到2.5萬戶,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制造業企業梯隊。